惊喜总在艰难跋涉后到来。开车绕着盘山公路蜿蜒爬升近300米,穿过一片矗立巨大发电风车的连绵山峰,8月9日下午3时左右,清远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吴共建抵达连州市星子镇清江村委会下辖的大元村,看到了此生见过的最大、最美银杏树。
“如果不是参加这次采风活动,我就错过邂逅它的机会了。”当天,翰墨千春·绿美岭南——绿美广东岭南古树书画展采风活动走进清远连州市,吴共建和画友们探寻古树、挥笔写生,连连感叹“幸运非常”。
8月9日下午,画家们翻山越岭抵达连州市星子镇清江村委会下辖的大元村古银杏树下。
实际上,早在约半个月前,画家们就已经开启了在清远市的采风之旅。7月26日,吴共建带着20多位画家集聚英德市红旗茶厂,共绘生态画卷。屋檐下、树林间、过道旁,画家们在风姿绰约的古树前或坐或站,聚精会神绘出心仪胜景。清远市美术家协会主席黄伟明多次到红旗茶厂写生,感慨“每次来这里都有不一样的感受”,表示此次采风希望把古树与英德红茶发源地的和谐关系体现出来。
7月26日,吴共建在英德市红旗茶厂采风画古树。
时隔十多天后,清远采风再续。8月9日上午,吴共建带着画友们在连州市瑶安瑶族乡政府旁的洛榕路上见到了两棵大榕树。两树一左一右屹立桥头,一棵树龄约680岁、一棵树龄约710岁。巨幅树冠高高撑起,形成了一片两三百平方米的树荫。
8月9日下午,画家们在连州市瑶安瑶族乡探寻“救人树”。
“这两棵树在当地的地位很崇高。它们不仅为当地人提供了夏日避暑的阴凉,还曾救过很多条人命。”连州市营林股股长吴孟鸿介绍,1994年6月14日清晨,一场特大暴雨毫无征兆地侵袭了瑶安瑶族乡,洪水围困榕树附近的一所学校。多位老师和学生在慌乱中爬上大榕树躲避洪水,艰难度过9小时,撑到了救援人员到来。为了答谢古树的救命之恩,百姓们特在树下安神位,用以祭拜古树,表达对它们的敬重与感恩。
画家在“救人树”下写生。
听完这段传奇故事,画家陈伙金在地上铺开画纸,用写意笔触绘就一幅水墨画。吴共建则支起画架,撑开画布调色、勾线,开始油画创作。“这就是我们常常说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状态。”吴共建说,“救人树”的故事感人心扉,让自己“此行不虚”。
吴共建在画布上勾勒“救人树”线条。
上午的感动还没退去,新的震撼又在下午到来。大元村里,两棵壮硕古银杏树藏在一排老平房边。其中最粗的一棵树龄约600岁,需五六个成年人才能合抱住。银杏树梢向四周倾斜延伸,密密麻麻的白果沉甸甸挂在枝头,把树枝压向地面,离地最近处只有约一掌高。
8月9日下午,画家陈伙金在古银杏前写生,引来大元村的小朋友们围观。
“第一次见到这么粗壮的银杏树,美不胜收。”吴共建撑开画布边勾勒线条,边向画友们感叹“广东的古树资源太值得挖掘和展示了”。他希望通过绘画展示,让更多人了解广东珍贵的古树名木,共同保护好这一生态资源,令子孙后代也能有福气领略到如斯美景。
绿美广东岭南古树书画展是深入实施广东省委“1310”部署,推动生态建设与文化传承融合的创新之举。该活动由绿美广东生态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广东省林业局联合主办,南方农村报社、广东乡村振兴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承办,并得到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广东省民协书画专委会、广州美术学院等单位支持。
岭南大地现存古树名木85273株,其中一级古树及名木达851株。该活动旨在通过艺术创作,唤醒公众生态保护意识,让历经沧桑的“绿色活化石”在新时代焕发蓬勃生机,生动诠释绿美广东的深厚底蕴。
今年7月25日,翰墨千春·绿美岭南——绿美广东岭南古树书画展采风活动启动。采风团队分赴珠三角、粤北、粤东、粤西,用笔墨丹青全景记录岭南古树的壮美生态画卷。其中的优秀作品,日后将会在“翰墨千春·绿美岭南——绿美广东岭南古树书画展”中展出。
为了呼吁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广东古树名木保护工作,2024年5月10日,绿美广东古树认捐项目在绿美广东公共服务平台正式上线。该项目由广东省绿化委员会、广东省林业局、省乡村振兴基金会、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共同推进,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古树认捐·绿美有我”募集资金活动。
该项目涵盖了全省82873棵古树,认捐有效期为三年,期满后可重新认捐。省内各机关事业单位和中央驻粤单位以及企业、社会团体、个人等,均可通过绿美广东公共服务平台参与古树认捐活动。募集资金将用于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示范点建设、县镇村绿化和古树养护等。
绿美广东古树认捐项目火热进行中
登录“绿美广东公共服务平台”
认捐认养一棵古树
一起成为古树守护人
↓↓↓
采写:南方农村报记者 李廷睿
摄影:王彦超
来源:南方农村报
杨方线上配资股票,风琴配资,网络炒股杠杆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